目前分類:神明的故事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莫英,唐朝胡人,原姓蓋名陀,生於唐睿宗嗣漢十八年(西 元701),明理忠勇,驍悍善戰,本為胡人番將安祿山陣前大將軍,玄宗天寶年間,安祿山謀反,奉命領兵征戰,多有戰功。肅宗至德元年,張巡守雍丘,賊兵久戰不能克,安祿山遣其勸降張巡,然莫公英勇義正,深明大義,復為張公忠義真誠所感,乃投唐,並與張公結為異姓兄弟,改漢名莫英(取其英勇之 ),以表投唐之決心。自此之後,莫公助張公堅守睢陽,正氣凜然,明理神勇,直到至德二年,睢陽城中兵缺糧盡,將士仍負傷奮戰,迄於至德二年九月,莫公身受重創,無法再戰,顧及城中糧絕且己已無力作戰,感於張巡知遇之情,欲捨身肉以啖將士,又恐張公憂其傷勢而有後顧之憂,毅然切腹自殺,丹心忠烈,天地共鑒,隨名垂千古。


肥勇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李府千歲係唐朝忠臣李泌,字長源,京兆人,生於唐玄宗開元十年(西元722年),自幼聰穎、七歲能文,玄宗召試宮中,張說稱為奇童,尤為張九齡所獎愛;及長,博學、工於詩賦,常遊嵩、華、終南間,慕神仙不死之術。天寶年間,以翰林侍讀東宮,太子待之甚厚,嘗賦詩譏誚楊國忠、安祿山等,楊國忠疾之,詔於蘄春郡安置,乃潛遁名山,習隱自適。天寶末,肅宗即位靈武,召泌入議國事,出陪輿輦,中興方略,悉與謀議,為李輔國所嫉,乞歸,帝固留之,不能,乃敕郡為之作室於山中,給三品祿爵,賜隱士服,歸隱衡山。數年後,代宗即位,召為翰林學士,舍蓬萊殿書閣,先後再遭元載、常袞所忌,出歷楚州、杭州刺史。後德宗即位,召赴行在,授左散騎常侍,旋拜中書侍中,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累封鄴侯,遇事多所匡救,適值德宗欲廢立太子,泌切諫而止,太子乃得安。貞元四年八月,月蝕東壁,泌曰:「東壁,圖書府,大臣當有憂者,吾以宰相兼學士,當之矣,昔燕國公張說由是以亡,又可免乎?」至貞元五年三月甲辰 日,李泌果卒,帝贈太子太傅,享年六十有八。李公生前放曠敏辯,自出入禁中,累為權位忌嫉,恆由智免,終以言論縱橫,上悟聖主,以躋相位,之於唐室有大節大功也,誠可謂忠心為國,天子師友。


肥勇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張府千歲係唐朝忠臣良將張巡,河南南陽人,生於唐中宗景龍三年(西元708年),生前博覽群籍,通曉戰陣,開元末,擢進士第,出任清河縣令,治績顯著,政通人和,除真源縣令。

   唐玄宗天寶年間,安祿山叛變,張公起兵征討,連戰皆捷,後率眾置睢陽,與太守許遠合,賊將尹子琦率眾十萬圍城數月,張公厲士固守,終陰糧盡援絕,掘鼠羅雀以食,殺愛妾以饗士,使南霽雲冒圍至臨淮告急,賀蘭進明不肯出兵援救,城遂陷,張公被執,賊首詢以:[每交戰時,何以緊蕾其齒?],巡罵曰:[恨不吞賊耳。],遂就義,卒於唐肅宗至德二年(西元757年),享年四十九歲,唐肅宗追封為[揚州大提督]。

  時隨張公殉難者有南霽雲、雷萬春等三十六將,其忠烈參天,天地同感,宋朝文天祥正氣歌以[為張睢陽齒]誌之。


肥勇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